黄山脚下郭村古村落

2019年06月04日 09:00:39 | 作者:王士哲 来源:黄山在线
|

  “我欲寻仙迹,村居趣转嘉。瓦盆盛腊酒,茅屋煮春茶。翠滴松杉杪,清分蕨笋芽。相逢无别话,只有种桑麻。”明代太平县令蒋忠的《谷村有述》一诗,写的是作者闲暇之余来到郭村农家,村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的欢乐气氛,题材普通,立意却新巧。全诗手法白描,无辞藻涂抹,却自然成趣,把太平西乡郭村古时农村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郭村,原名谷城,位于太平和黟县的交界处,自古为太黟古道之要冲,明清时就有“太黟古道第一村”之美誉。走进郭村古村落,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一片粉墙黛瓦的古民居映入眼帘,背倚青山、腹依绿水的徽派民居,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张巨幅的水墨国画。

  据资料载,谷城始建于宋元年间,古代属弦歌乡,世代聚居着林姓上千人口,至今仍完整保存有“观音阁”和上百幢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古民居,依序排列在一条约500米长的轴线上,村庄大体沿着水渠逆流而上,村庄外是千亩良田大畈,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丰收的好地方,或许这正是“谷城”名字的来源。沿着从村庄外直入村庄长约一公里的青石板古道,突现眼前的是一幢上部拱形的巷门,俗称南门,高6米多,门楼上书正楷的颜体“谷城”二字,字体非常美观端庄。进了南门,映现眼前的是一条石砌河塝的小河,环绕着村中最大的桥阁坦广场。村中的小河名叫恒河,越过桥阁坦广场,省级文物保护古建筑“观音阁”就横跨在恒河上,楼阁建在一座高4米、长6米、宽8米的石拱桥上。这是一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楼阁,造型别致,东面正中是一扇直径1米多的石砌圆窗,门楼由五六米宽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其势欲飞,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下部的廊桥是为方便太黟古道过往商贾行人遮阳避雨搭肩歇息。观音阁的东门上题有“弦歌里”三字,据郭村当地人说,“里”为古时的村级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组,估计就是古代的“弦歌村”吧,这与太平县仙源古城的西门“弦歌门”遥相呼应,也就是说郭村才是当时太平县真正的西部边陲。

  在观音阁内,有三块青石板刻的功德碑,分别为落款于清顺治十七年林氏神(义)田碑记,落款于乾隆九年的榖(谷)城掏河碑记,落款于乾隆五十五年的榖(谷)城重疏河记,三块碑均高2.5米、宽1米,保存非常完好。碑上记载的是郭村林姓村民山林防护、兴修水利,村庄治安等内容,字体端庄俊秀,碑文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踏步古村的青石板古道,偶遇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林姓老者,和蔼可亲,我亲切地尊称林老。林老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他向我讲述了郭村的一些典故。

  原来,郭村林姓最早的始祖为商纣王时的丞相、他的叔父比干之子。由于纣王憎恶比干的屡屡忠言相劝,以至将比干剖心杀害,家人俱遭杀戮,唯比干妻子被一忠实奴仆救出,避难在长林产子,取名坚。周武王姬发收留了这对母子,厚待如家人,坚因在长林而生,成年后便以林为姓,林姓后人为感激周武王的救命之恩,修建周王庙,世代铭记周武王的恩德。直到现今,传承了两千年的“周王巡游降福” 民俗活动仍是郭村周王庙会的主要活动内容。

  据林老称,由于郭村地处徽州、池州、宁国三府交界,过去社会治安难以管理,早在明朝洪武二年(1369),一个叫李简的太平县令决定在这里建巡检司廨公署,也就相当于现在的边防公安派出所,来管理和处理民间治安和司法案件。到明朝万历五年,一个叫张廷榜的知县把巡检司廨移建在郭村岩前,并改称三府会馆,意思就是协商管理徽州府(黟县)、宁国府(太平县)、池州府(石埭县)在郭村一带交界的边境地区民事和治安事件,为体现对郭村巡检司廨建制的重视,张县令将郭村村庄重新规划,并要求建东、南、西、北四个大门。仅仅一个村落,却有四门,足见当时郭村之兴旺繁华,村庄的南门至今仍完整保存。

  沿着狭长幽深的街巷闲庭信步,脚下踩着溜光锃亮的青石板,郭村内巷道纵横,高高的马头墙层层矗立,古民居层层叠叠,回还往复的巷弄,踱步于幽幽巷道,让人俨然感到时光倒转,仿佛置身于明清时代。

  林老说,郭村林姓原籍福建莆田,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蒙古大军灭金后,渡过大江,全面压境,南宋朝廷已危如累卵。林姓青年林椿年,曾任安抚使,为躲避战乱,选中了郭村这块风水宝地,由江西婺源迁居此处,繁衍生息。明清时期,郭村最是兴旺繁华,到清朝道光年间时,号称千灶万丁,太黟古道,商贾行人喧哗,酒肆茶馆商铺林立,鳞次栉比。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郭村文风昌盛,林氏先人,以严治家,以礼待人,注重教育,历代子孙为官宦者甚多。林姓官宦始于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为郭村林氏的辉煌年代,那时,一门三进士、兄弟进士、文武进士、文武举人屡出不穷,担任知府、知州、知县者无数。

  古人云“盛极而衰”,甚是灵验,如此繁华的郭村衰败也就在一夜之间。太平天国期间,繁庶的郭村成了太平军和清军争夺的主战场之一。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军将领杨辅清率部由黟县越羊栈岭进攻郭村,当时清军在郭村驻扎兵力约3500人,遭太平军一万余人围攻,血战数昼夜,清军兵困马乏,粮草不支。是役,双方均伤亡惨重,由于实力悬殊,清军仅有副将罗勉农率百余人突围至广阳,余3000多人全部战死。郭村村庄因此毁于双方拉锯战,祠堂、楼阁、庙宇、古籍俱遭焚毁,变成一堆瓦砾。村民遁入山林,人口十减其九,偌大郭村林氏望族自此元气大伤。

  沉浸于林老动人的故事情节,徜徉在郭村古村落,信步于寂静无人的深巷老街,那造型别致的古桥,落寂清修的“弦歌里”观音阁,溪畔石缝里生命力鼎盛的百年古树,马头墙上的满绿苔藓及潺潺的细流……都在述说着郭村曾经的过往。这一切铸就了古村落的优美画卷,令人不忍离去。   

  告别林老,我又折返了,惬意地寻找喧嚣后静谧的历史遗韵,只有那清澈的溪水千年不变地叮咚流淌,以永恒的遗韵继续述说郭村昔日的繁华。

  郭村,世外桃源,画里乡村。

(网络配图)

责任编辑:李小云值班编辑:程红妹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