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古城,觅踪寻梦

2019年05月06日 09:24:44 | 作者:张辰保 来源:黄山在线
|

仙源镇,紧临黄山区城东,前身是太平县治所在地,它有着千年的历史,也有着千年的文化沉淀。近百年间,历经了晚清太平天国战乱,民国年间日机的轰炸等天灾人祸,古城面目全非。但这片山水,清秀依旧,那些留存下来的古迹,骨子里,还是透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定格了那过去的往事和曾经。

古城山环水会,三面环溪,富溪河和麻川河依城而流,因源出黄山,古称“仙源”。“面揖黄山,足潆碧水,屏风后镇”,是这一块洞天福地最好的诠释。

“山水之胜,殆甲江左。”这是清《宁国府志》对于仙源的描述。清嘉庆年间,曾三次奉调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的太平知县曹梦鹤,溯根究源,不但把麻川河同诗经中的淇水相比:“巨石累珂,交积隍涧,曲折奔腾,冲激雷转。”而且把它与庄惠之辩的濠水并论:“山高水深,驾飞虹于水上有濠梁之景焉。”

古城“陆通徽歙,水达鸠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陈村水库蓄水前,城东埠的麻川河上,自唐时起就是“舟楫世界”。特制的木宣船和乌排,沿青弋江顺流而下,经宣城最终汇入长江的水道。“溪船载归米,山妇出簪花。”即使在枯水期,水道也不闲着。“遇滩则舟子群裸入河,后推前挽,以肩送,虽严冬莫避。或以竹筏代舟,仅载数石,沿河索挽。”清代中叶,太平县人口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有二十七万之众,茶叶木竹和手工业等商贸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徽商与沿江地区进行商贸活动的桥梁和纽带,是当时皖南山区重要的商贸中心。著名的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清晚至民国年间,就是从这条河道,运出山里,闻名于世的。

“万家庐井环城集,百里弦歌拥席来”。曾经的明朝,仙源是多么的美好啊!走进古城,那“百雉巡看遏,雄哉据上游”的万历城墙已不在,我们只能沿着那靠河的南门大路,追寻它宽大的墙基。遍布直街横街的那十几座牌坊,还有那二十几座大小寺庙,大多很难按图索骥。走进古城,街巷纵横,曲径通幽,就如走进了回忆。巷道里的卵石路,让我们把旧梦重拾。夹杂在民舍和菜地里的断垣和残壁,如屋边晒太阳的老人,引得我们驻足观望,会听它浅语低喃。新安郡丞虽然远去,城中溪边的十八口老井,名字还在,还有几口,可以寻得,如今依然清新,可鉴岁月。那“百里弦歌”未闻,是每年轩辕峰下“公祭黄帝大典”的前奏曲,还是“仙源滚车”滚街滚来的号子呢?

南门难寻,南门桥还在,老气横秋溪上,它永远是不寂寞的,上面人来人往,几百年来,看世事变幻,望潮涨潮落,任云卷云舒。南门桥建于宋绍兴年间,别名富溪,又名永济,是进出古城的通道。

立桥上环顾,但见那四周山岗起伏,丘陵环绕,真是“群峰面面向城披”。南面,“远峰晴日画屏开”,黄山轩辕峰和望仙峰远方如黛,庆云山空翠烟霏,天马山势若飞腾。西边,金鸡山峙立,如“凤凰来朝”。城北,大山高耸入云,叫碧云山。此山为县之北障,绣错屏列,顶上双峰如髻,若三门,似鱼袋,俗呼丫角尖,又叫三门山和金鱼袋山。这一座山,名字也太多,百姓想怎么称呼都行,但都很形象生动。东面的山,名字就大气多了,叫“榜山”,像个常开的金榜挂在东方,也是镇古城东去流水的水口山。古人时常选一个月光明朗的夜晚来桥上,欣赏那仙源古八景之:“榜山架镜”和“富溪望月”。

老仙源卫生院的旧址上,是太平县的老文庙,也叫“孔庙”。它是太平县文物古迹中的极品,也是古城重要的建筑标志,是皖南地区古建筑中的经典之作。文庙是宋嘉祐县令孙觉徒建,至明正统年间县令张珪增建,“学制始备”。后历代县令和贤达不断修葺,占地二十五亩之多,建筑有十六幢,在徽州,宁国,池州三府各县文庙中,首屈一指,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代县令和乡贤以修儒学文庙为己任,以为“此吾责也”,“是余之责也夫!”明代尚书毕锵和谢绶都专门为太平重修儒学作记。自宋至清废止科举制度止,从仙源文庙县学学宫走出的进士就有八十多人,还有众多举人以及各类贡生。文庙民国年间被日机轰炸,如今只能寻得少量的残垣断壁。我们只能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贾有福《文庙重修碑记》中感受:“仰观殿宇之巍峨,环顾廊庑之殖翼,以及明伦堂门墙垣,规模无不整肃,心愈起敬。”

千年以来,歌颂仙源的作品不胜枚举,他们留下的诗作和诗心,是留给古城最可贵的馈赠,也是我们读懂那个时代的镜子。


责任编辑:胡玉琪值班编辑:汪鼎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