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之黄山探索⑮】一枝梅花撬动“美丽经济”

2018年06月12日 00:00:00 | 来源:黄山在线
|

  卖花渔村,一个既不撒网、也不打渔的村庄;

  卖花渔村,一个依托梅花、形成产业的村庄;

  卖花渔村,一个春天里最先开启赏花模式的村庄。

  形似鱼,渔村不打鱼

  春光明媚,微信朋友圈进入晒花时间,歙县卖花渔村的梅花被刷屏,引来八方游客。日前,记者一行来到卖花渔村,一路上,盛开的梅花与来往的游客交相辉映,伴着沁人的花香和游客爽朗的笑声,我们走进村庄。

  在村史馆前的停车场,见到卖花渔村盆景协会会长洪吉会女士,较之三年前的样子,她洋气多了,一件素色长款皮草,一双五公分的高跟鞋。洪会长很忙,一直在煲电话粥,听得出来,她在安排从合肥、宣城来的客人中午的伙食问题。

  “为什么叫卖花渔村?卖花渔村原来打鱼吗?”不少游客好奇,这样一个叫渔村的村,为什么只卖花不打鱼,每每听到游客的疑问,洪吉会总是耐心地讲解,她也成了卖花渔村的义务宣传员。

  洪吉会说,卖花渔村的由来,皆因村庄形似鱼状的缘故。

  据当地史料记载,卖花渔村本名洪岭,唐朝末年,中原一支洪姓人氏因避战乱迁于此而形成村落。因这里四面环山,唯山底一条谷地,不足两米宽的小溪沿村中小道流淌,登临山顶一览村庄,形如鱼。村头如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如鱼尾。再之,村人多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于是洪姓家族遂将三点水加到鱼字旁边,期望洪家能像得水的鱼儿一样快乐自在。村庄自此兴业发达,又因村民以种花、卖花为业,故卖花渔村名声渐振,远近闻名。说罢,她便指着山上的观景台,建议游客去观景台一览村庄全貌,一览渔村美景。

  节为媒,引来众人识

  来自江西陶瓷大学的刘静,是从央视上看到卖花渔村,随写生团队来到渔村的,她说:“这里满山遍野的梅花,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徽州的乡村文化,丰富了创作灵感。”

  “每年正月,渔村的梅花慢慢绽开,游客陆陆续续到来,花期一个多月,二三月份是渔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洪吉会说,卖花渔村历史上就是养花、卖花,家家户户都会养花、做盆景。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发孩童,都知道梅花种植的基本要领。但这个深山里的花海真正为外人所知,得益于2012年的“梅花节”。

  2012年3月18日,一个令洪吉会难忘的日子。当年3月12日,市摄影产业办和摄影家协会的负责人一行来到卖花渔村,提出在全市选办梅花节的点。洪吉会觉得这是一个宣传渔村的好机会,当即建议把梅花节放在卖花渔村举办。随后,仅用7天时间,办成了黄山市也是渔村的第一届梅花节,活动非常成功,让藏在深闺的卖花渔村,更多了一扇走向全国的窗口。

  花甲之年的蔡明生,从20岁开始种植、经营盆景,在他的梅园里,20多个品种的各式梅花、罗汉松娇艳多姿。蔡明生说,进村公路还没通时,一年只能挣4—5万元左右,公路开通后,收入有了大幅增长,2017年,收入近20万元。蔡明生笑着说,“乡村旅游的发展,梅花节的举办,梅花和乡村旅游结合,卖花渔村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以往村民都是肩挑背扛着盆景出去卖,如今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轻轻松松将家中的盆景售出。”洪吉会说。

  2004年,卖花渔村成立盆景协会,协会积极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培训和销售,创办卖花渔村网站,为村民卖花。为鼓励村民走出去,协会还出钱为村民印制名片,引导村民走出去引进来。除梅桩的种植外,协会还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组织村民发展微小盆景种植,方便游客购买,满足现代家居的摆放需求。随着梅花节以及摄影节的开展,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销售渠道,不少村民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卖起了梅花,生意相当红火。

  洪祥善和妻子洪丹华都是本村村民,前年起,洪祥善开始在朋友圈卖盆景,2017年,网上销售收入达2万多元。

  今年81岁的洪百禄有2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2个儿子洪云平、洪三平都在家从事盆景制作和销售。他说,如今的卖花渔村与之前相比有天壤之别。生产队时是集体种花;上世纪80年代初,分产到户后分得几盆花,但卖花只是作为副业,村民还是以种水稻和茶叶为主。如今,盆景制作已成为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原来鲜少有外人到来的村庄,现在门庭若市,就连刚会说话的小孩都会招呼客人买花,新时代真是大不一样。

  花农乐,人均2万多

  我们去的当天是周一,天气晴好,游人也格外多。洪吉会说,去年游客最多的一天有一万多人,村里都接待不下,一直到晚上6点,换乘车才将游客送完。每逢花开的季节,但凡周末,游客都有几千人。

  和当下一些“空心”村不一样,卖花渔村村民外出务工的很少,全村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在家中“拈花惹草”。卖花渔村村委会主任洪建利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的梅花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一些村民出去打工后觉得不划算又回到村里。”

  洪海军就是一名返乡务工的90后。初中毕业的他到外地打工多年,发现除去房租开销,每月工资所剩无几。而此时家乡的游客越来越多,两位嫁在本村的姐姐家的盆景生意日渐红火,于是他决定回乡做一名花农。先是跟随村里的老师傅学习盆景制作、加工,然后在网上销售,现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采访当天,正值徽州区岩寺上九庙会,他带了一些盆景去赶集。

  “主要是借机推销一下。”洪海军说,去年,他申请县级非物质遗产徽派盆景技艺传承人。洪吉会说,目前,村里有两名省级传承人,多名县、市级传承人。近年来,不少慕名而来的园艺场场主来到村里,高薪聘请技艺精湛的传承人前去指导、培训。因此,村民的技艺输出,也成为一大经济来源。

  时近晌午,村里的景秀园农家乐,在此排队等候吃饭的游客熙熙攘攘。主人张丽仙一边炒菜一边打电话,她的儿子洪泉波正在门口为客人煮面条。

  洪泉波是一名现役士官,春节回来休假,从大年初一开始,赏梅的游客纷至沓来,洪泉波便给父母打下手,忙得不亦乐乎。

  景秀园农家乐创办于2014年,创办灵感缘于镇里介绍了一百多名游客来吃面条。越来越多的游客促发已在苏州开豆腐店多年的张丽仙和老伴从苏州返回家乡。“第一年人气不旺,接待千把人,不过,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达五六千人。这几天忙不过来,一天要请8个人相帮,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三四百人。现在一年卖盆景加农家乐,收入十几万元。”张丽仙告诉记者。

  如今,卖花渔村的农家乐有14家。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梅花改变了传统渔村。全村206户近700人,通过种花、卖花,家家户户走上了富裕路,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话传承,品位再提升

  随着卖花渔村的名声大振,当地村民也意识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渔村小学的旧址上修建了村史馆,馆内详细记录卖花渔村的历史及习俗,还有梅花品种及1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介绍。游客在欣赏梅花的同时,还可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

  经济发展了,村庄环境、卫生保洁、乡风文明也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卖花渔村有固定的保洁员,村民汪二武来自另一个自然村,他在村中从事垃圾清运工作已三年。他说:“现在大部分村民和游客都很自觉,不会乱扔乱倒,但也有少部分村民往河里扔垃圾。”

  梅花名气大了,游客越来越多,交通成了制约渔村发展的瓶颈。“尽管我们拓宽了老道路,有了4.5米的入村道路,增设了会车点,旺季时安排了几十辆摆渡车,但行车难、会车难、进村难仍是村庄发展的突出问题。”洪吉会说。

  采访当天,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晓红和几位中摄协的摄友前来采风,一方面赞叹渔村独特的梅花经济,一方面建议拓宽道路、改善交通,美化村貌,同时注入文化。

 


责任编辑:实习生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