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之黄山探索㊶】临河村:徽州区的“大菜篮”

2018年12月12日 09:09:56 | 作者:汪悦 舒俊 吴玉莲 程向阳 来源:黄山在线
|

临河村位于徽州区岩寺镇西北城郊、丰乐河南岸,距岩寺城区仅一公里。由于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适宜种植蔬菜,该村一直以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通过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村民腰包渐鼓、村庄渐美。根据临河村五年发展规划,今后将通过主导产业强村、蔬菜产业富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五大支撑,实现村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基地:年产蔬菜5000吨

初冬,走进临河村大棚蔬菜基地,处处呈现火热的劳作场面。

临河村地势十分开阔,广袤的土地上,成行成列的田园一览无余,一个个白色薄膜大棚呵护着绿油油的蔬菜。该村交通十分便捷,东面有内环路直达城区,村前有岩寺至西溪南公路穿村而过,南面有岩万公路贯穿丛睦、茆田两个自然村,大街小巷均为水泥路,蔬菜基地内道路及水利设施也较完善。

村党支部书记汪屯生介绍,临河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是黄山市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100亩,年产蔬菜5000吨,供给本市的占70%-80%,其余销往市外。“这是大蒜、花菜、莴笋、香菜……”汪屯生说,村里的蔬菜大棚通过改造,改用四层薄膜,种植反季节蔬菜,下霜下雪蔬菜也不会冻掉。前年,村里还投资10余万元,引进喷灌、滴灌等灌淋系统,提高蔬菜大棚管理水平。

临河村历史上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耕地面积75公顷,山场40公顷,是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城郊型农村。全村由临河、茆田、丛睦3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0个村民组,共有422户1151人,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种菜。

临河村在改革开放前就种蔬菜,但种的不多,仍以水稻为主。大集体时代的临河大队曾成立专业蔬菜组,10多个农民专门种蔬菜,种的番茄等蔬菜都送到屯溪的罐头厂。1982年分田到户后,村民开始种露天蔬菜。1984年开始,农户用竹子搭起竹木大棚,2002年起建设第一批钢管大棚,种植面积也慢慢增加。“临河的蔬菜大发展是在2009年全市实施菜篮子工程后。”汪屯生说,西红柿、茄子、四季豆、丝瓜是该村主打的农副产品,还有黄瓜、辣椒、花菜等,最出名的就是西红柿和四季豆,当时浙江的菜贩子都来临河收菜。

今年65岁的临河村原书记姚立宪是当地“资深”菜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种菜。他告诉记者,曾经的日子很苦,凌晨1点多就到农贸市场,先到可以占个好位置,等着菜贩子来收。卖完回家休息一下,上午下田,下午采摘,晚上整理,再拿去批发市场销售。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菜农的三步曲。一般田地一年可种两季蔬菜,套种可三季,很多村民全年不休,一季结束接着种下一季,一亩田大概收入1万多元。种菜的人多了,就有菜贩子来收,但大部分村民还是去岩寺农贸市场。路近,价高,收入多些。

变化: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00余元。

富裕起来的临河村民不仅家家户户建起新房,美好乡村建设也在推进。今年暑假,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到临河村做一村一品专题,通过翻看临河村照片档案,对比新旧照片,制作临河村变化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出临河村蔬菜大棚由原来的竹子演变成今日的钢架,原先的垃圾堆变成今日的停车场,路面平整,村子越来越漂亮。

在临河村,最大的感受是鳞次栉比的新房,大多是新建的庭院式徽派建筑,几乎都在三层以上。汪屯生介绍,临河村民家家户户都建起新房,买了新车,均摊一户一辆,多的人家有好几辆。

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临河村入选市、区级村庄风貌整治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改徽建徽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整个村庄风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建成村口农民公园、村中农民健身广场和多个停车场,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丰富了村民文化、体育生活。

在临河村委会有面荣誉墙,黄山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徽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山市“五个好”村党组织、黄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黄山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黄山市生态村、徽州区文明村、安徽省蔬菜种植省级专业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诸多荣光述说着临河村的喜人变化。

变化还将继续。未来5年,临河村将拓宽硬化红仁亭田中道路、临河靠山机耕路,筹建临河电灌站,争取丛睦安置点开工建设等。同时,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公共服务建设,计划引入专业卫生保洁公司,管好用好生态美超市,引导、培养广大村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创建生态宜居村庄。

瓶颈:劳动力不足及其它

大棚内,今年56岁的村民冯爱华正在剪香菜。冯爱华种菜已10多年,夫妻二人种了9亩地及五六亩大棚,莴笋、西红柿、茄子等种类繁多。冯爱华说,种菜每年收入不定,基本上一年可赚五六万元。她的丈夫胡华春每年还利用搭大棚的手艺,到外地给别人搭大棚。

蔬菜基地内,今年67岁的村民吴元义一边听歌一边锄地。“原来种的是豆角,翻翻地准备种青菜。”吴元义种菜已30多年,他说,原来在生产队种稻子,分田到户之初也是种稻子,当时价格低,收入也不高。上世纪80年代,吴元义开始种蔬菜。开始没大棚,最开始种了一亩多田的西红柿和豆角。目前,家里6亩多地,和老伴两人种,一年收入2万多元。“种菜很辛苦,卖菜回来还要种、挑拣。”吴元义说,孩子在外面做泥瓦工,都不愿种菜。

菜农老龄化问题在临河村不是个别现象。据了解,现在村里种菜的人比以前减少了。姚立宪说,80年代,人均收入很低,种菜收入相对较高。种菜人数最多的是在90年代,几乎全村80%都在种菜。目前,全村只有60%左右。“年轻人现在不愿意种菜,都外出务工了。”姚立宪无奈地说,种菜很辛苦,收入也不稳定,要靠天吃饭,年轻人不愿干,和出门打工相比效益差。

汪屯生也说,村里目前劳动力结构不均,偏老龄化,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村民在种菜,年轻人少之又少。蔬菜基地的发展也存在其它问题,如田地无法规模化、后续劳动力不足、产品更新较慢、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汪屯生举例说,原来四季豆是村里的主打蔬菜,每户种植四季豆一年都能收入一二万元。现在这些收入都没了,不清楚是田还是种子的问题,四季豆长虫子,农户几乎颗粒无收。原来有的农户一天要摘500多斤,收入可达1000多元,从去年开始就种不起来了,“随着老百姓需求越来越大,停车场、公园等新建,电力改造,农业项目等,都需要加大投入。村里的蔬菜销路不成问题,但未来还是要打造‘蔬菜+’,如蔬菜+商标、蔬菜+旅游、蔬菜+电商等。如何提高蔬菜附加值,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调结构优布局

谈到今后发展目标,汪屯生表示,临河村是市级蔬菜基地,目前种植蔬菜面积1000亩,其中大棚面积300多亩。今后5年将以发展蔬菜产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共同发展。在稳住现有蔬菜种植面积和大棚面积的基础上,力争5年内再发展新型钢架大棚100亩、油茶100亩。积极探索发展药材种植、稻虾共养等新型产业模式。2023年,力争人均年纯收入增至18000元以上。

“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汪屯生说,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加强科技培训,采取请专家到村举办培训班、利用现有远程教育站点观看科技频道及到农家书屋借阅科技书刊等多种形式,提高劳动技能,拓宽信息渠道。

岩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菜篮子”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蔬菜种植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产品;积极编报项目,尽力争取涉农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和吸引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规范土地统一流转,引导菜农从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扶持种植大户,逐步提高蔬菜基地规模化水平,提高蔬菜产业化程度,促进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基地发展;加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培训、技术指导服务与宣传力度,提高菜农蔬菜质量安全意识,做大做强临河村蔬菜生产基地。


值班编辑:余佳维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