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岭脚老街:徽杭古道的重要一环

2018年10月12日 00:00:00 | 来源:黄山在线
|

三阳镇岭脚村位于歙县东北部,清凉峰南麓,与杭州市临安区毗邻,徽杭公路、徽杭高速公路以及即将开通的徽杭高铁绕村而过,是我市连接浙江省的重要窗口之一。岭脚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昱岭关,是《水浒传》中“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的古战场。

  昱岭关下岭脚街

  车子停在S324省道路边的一块空地上,看到两排自建的小楼。顺着房子往里走,岭脚老街一点一点展露出来。清一色的石板路,两边鳞次栉比的民居。山谷间,流水潺潺。颇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感觉。

记者在老报人鲍义来先生的九千卷堂稍作停留,两侧直通屋顶的书橱令人叫绝。鲍义来退休前是安徽日报的高级编辑,2009年退休后回到老家岭脚村。2013年,鲍义来改建藏书楼,名之九千卷堂,将客寓合肥的大量藏书搬回老家,惠及乡里。

“岭脚村是昱岭关下第一村,它是徽杭古道的一部分。”鲍义来介绍说,村西有昌源河流过,村的东边方向也有一条河并伴随河的两边渐次发展成村落,通将桥成了一村之中心和交通枢纽,这是一条有着相当历史的石拱桥。此桥建于北宋以前,听说在建此桥时,一位将军带兵经过,乃有这一桥名。桥亭被一百多年前的一场大水所冲毁,在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中重建。与此同时还兴建了同乐长廊,更加方便了村民的聚会和娱乐。

鲍义来说,岭脚老街地理位置优越,商贾往来,热闹繁华。徽杭古道经常有行人上山下山,可以做生意,当地村民沿着这条路开了很多店铺。鲍家来了之后,沿着徽杭古道一路建房开店。明代,潘氏聚合号经营茶叶、百货,生意不错。明清以来,岭脚老街以经营茶叶为主,还有豆腐店、草鞋店等。徽杭古道山路崎岖,经常有强盗出没,当时岭脚就有了保镖这种职业,护送生意人过关。明代著名学者李日华于万历年间两次由杭州到徽州,经过该村,并在鲍家酒肆吃酒歇息,其中一次有记“度老竹岭,西脚鲍店酒颇醇美。”据考证,此为“西脚鲍店”旧址,后来卖给了潘家,于2017年恢复了酒肆。

岭脚老街约长500米,分上中下街,还有横街、后街。后街与一个人物有关,名潘后,人称之后先生。听前辈说潘后与王茂荫、许球同学。后来王茂荫和许球分别考中进士,为朝廷所重用,后先生则留守老家,或许也封了什么名头,因为大凡经过他家门口,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他家门口就竖有两座旗杆墩。其巷西一片原都是他家房产,大门对着官道,后遭太平军烧毁,如今后巷仍是当年旧迹。

村民鲍君杰今年32岁,在浙江湖州开网店,平时都是待在外地,节假日回家。鲍君杰说,原来村子全部都集中在村头一块,夏天的时候,他会和小伙伴们去岳王泉台打凉水喝。高速公路没开通之前,这边很热闹。村民鲍立新说,原来街上是麻石铺的老石板,听老辈人说,他们那时候做生意都是从这条路步行到杭州,要走好几天。

徽州东门第一村

  岭脚古村原叫筠麓村,因其所在之地满山满垄都是翠竹,而名筠麓。筠麓历史悠久,《歙县志》载:“南宋,赴京官道改出南门,经昱岭出境,可至京城临安(今杭州)”,老竹岭(筠岭)古关口与昱岭关遥相呼应,是古时浙江进入徽州的第二道关隘,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徽州东大门最东的村落。

岭脚村聚居着潘、鲍两大姓氏,其中鲍姓人家明正德八年(1513),从槐塘迁入筠麓古村,已有五百多年。不过在鲍氏到来之前,在唐或唐以前,已有其他姓氏家族居住在这里繁衍生息。

南宋定都杭州,徽杭古道便成为一条重要通道,向东可到杭州府,向西可到徽州府。鲍义来介绍,当时,岳飞为了到江西镇压叛军,从杭州到昱岭关,本来要沿昌源河行军,由于涨水无法通行,于是派人翻越老竹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通老竹岭。

岭脚村古时是徽州东大门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明代文献多记“老竹岭脚”,东与浙江隔昱岭关相邻,昌源河从村中流过,山峦叠嶂,一直向东延伸至老竹岭,如绿色屏障。明末英雄江天一守卫老竹岭,倡议修关;大方和尚在老竹岭,制作老竹大方;王茂荫关心徽商生命财产,奏请皇上严惩昱岭关下之土匪;《水浒传》之“卢俊义大战昱岭关”,征讨方腊,皆过老竹岭脚。南宋范成大、元代吴讷、现代郁达夫、潘光旦、曹靖陶、汪定执皆有诗文,盛赞此地山水。程振钧修建徽杭公路呕心沥血,有亭碑纪念。

历史上的徽州信客随古道而诞生。村之西有老竹铺,向东翻过老竹岭到新桥铺,过了昱岭关到冷水铺,就是当年驿站。民间信件通过挑夫或信客捎带,行走在古道间。明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有民信局,清末成立了邮局。歙县城里设一等局,该村地处两省交界,设二等局,是为遗址。

“我村先人选在老竹岭下的徽杭古道和村中小河两边建村,作为一个村落的基本生存条件已经具备。”鲍义成说,不仅如此,尤其是明代的徽商兴起,人行马走,上下老竹岭,免不了要消费,鲍姓和潘姓的迁来,都无不是看中了这里的商机,由此也可见该村先人有着对商品经济的敏感和敢于接受商品经济挑战的勇气。从此,岭脚村成为歙东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

美丽乡村现生机

  鲍义来退休后,一直在家乡岭脚村从事古道修复、历史建筑修缮、村庄环境治理等工作,并奔走呼吁徽州东大门的复兴。2016年,他还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中国传统村落守望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7年2月,美丽乡村项目下达后,在镇村两级的督促和指导下,鲍义来带领岭脚村老退协,成立了“岭脚村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各项具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其感染,岭脚村更多的群众也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中,为岭脚美丽乡村出一份力,献一份策。

三阳镇党委委员汪永佳告诉记者,目前岭脚村已纳入第三批安徽省传统村落行列,正申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镇里重点从基础设施改善、历史人文环境提升、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来打造岭脚美丽乡村中心村。2017年度,岭脚中心村组织实施项目30个,总投入533.45万元。结合村庄历史人文特色,投入近60万元,完成村庄主干道石板铺装逾500米;因地制宜通过水泥硬化、石板铺装;投入25万元,完成村内休闲广场建设,完善了村庄道路、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并以党建文化主题,完成宣传栏、党建雕塑等配套建设,群众活动场所焕然一新。

如今的岭脚村,一条石板路贯穿全村,干净整洁;溪水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麻石栏杆给粉墙黛瓦的徽州村落带来一丝活泼的气氛;“大树下”“五姓桥亭”“通将桥”“文昌阁”“绿漪轩”“一枚别镜”“岳王泉台”等古迹得以恢复,从岭脚村延伸到皖浙交界处昱岭关长达7公里的徽杭古官道再现往日雄姿。

责任编辑:实习生 吴敏秋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