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走转改】江田村: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

2018年11月27日 15:05:30 | 来源:黄山在线
|

深秋的阳光从高高的山尖上照进村庄,皖浙交界处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格外温暖和煦。阳光下,三五成群的村民悠闲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话说丰年。

干净,这是江田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里屋舍靓丽、街巷整洁、溪流清澈、绿植葱茏,公路两旁各种花草盆景点缀,清新雅致。以前是省级贫困村,现在叫省级美丽乡村。江田村第一书记游振涛告诉记者。从省级贫困村到省级美丽乡村,这几年,江田的变化很大。

昔日,这个仅500多人口的小村庄,因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限、基础设施跟不上等原因,曾被挂号为省级贫困村。2014年,市委宣传部作为江田村对口联系帮扶单位,选派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由此开启了江田脱贫致富的新篇章。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既要坚持市场导向,也要考虑地方实际;既要确保相对经济效益,也要确保相对持续稳定。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一同谋划如何扭住产业的牛鼻子,让江田走上一条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子。

江田村是钱江源头第一村,为水流三州(徽州、衢州和赣州)之地,一湾碧澈的源头活水为发展泉水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5年,该村成立泉水鱼养殖协会和泉水鱼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动全村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修建泉水鱼塘,加入合作社,发展泉水鱼产业。3年过去了,全村42口鱼塘开始收益。光养殖泉水鱼一项,每年村集体经济多了近3万元的收入,带动了3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一两千元。游振涛说,明年该村将建一座鱼庄,增加产业附加值。

近年,随着泉水鱼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来买鱼、吃鱼的人越来越多,鱼的价格达到了每斤五六十元,成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我们只管养,销售是不愁的。贫困户吴松发砌筑了6口鱼塘,不仅拿到了一次性养殖补贴,每年卖鱼还能多挣一万多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产业发展拓宽了江田致富的路径。不仅是泉水鱼产业,村里还成立了茶笋专业合作社,新建村集体烘干加工厂、现代化茶厂,对当地农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2016年,江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村出列,随即又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了该村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年多来,该村不仅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抓实村庄环境整治美好绿化、景观提升,以净为底、以美为形的江田村实现了完美蜕变。

美丽乡村不仅仅美在环境、更要美在精神。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办红白喜事时比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也不断走高。针对这些问题,江田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邀请村中有威望、有影响、责任心强的党员和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并出台了《江田村红白理事会管理办法》等村规民约,将全村红白喜事统一标准,切实破除了陈规陋习,推动了移风易俗。

在红白理事会活动中心,记者看到,大约400平米的大礼堂里,桌椅整齐洁净、厨具餐具一应俱全,勺子、碗上印着钱江源头”“美丽江田等字样,礼堂两侧悬挂着共享幸福中国梦,共创美丽新江田两排大字,传递着乡村文明的新风尚。截至目前,村里在这里举办各类红白喜事70余次,帮助村民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游振涛告诉记者,红白理事会建立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在村民中广为推行。

一手抓物质富裕,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一手抓精神脱贫,着力倡导文明新风、摒弃陈规陋习,江田,用实际行动迎来了发展的华丽转身

(作者:袁玉灵)(责任编辑:实习生 肖航)

值班编辑:肖航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