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用词:浣月

2024年03月20日 09:54:51 | 来源:黄山在线
|

乍一看,我还真的不知道主人怎么在这里题写这样的文字:浣月。既然是与“月”相关,那么这里得看得见月亮啊。可是屋檐遮盖着,站在台阶上是无法看见“月”儿的。

但一般人不会细想的事,就是屋子的老主人倒是曾经跟我说过。这里本是庭前的一片空地,按照常理说来,这里临近大路溪边,大门面对着溪流。所谓西水东流,是这个村子特有的地理风貌,逆向而行,往往在春夏之际,会遭受山洪的冲击。后来的主人,不得不另寻门庭的朝向。那就是门朝东,爽延朝旭。

或许,正是应了这样的一句话:无心插柳柳成荫。月儿,也在这个时候,趁着兴致来赶趟儿。“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每每月明之夜,家里人不免会集中在一起,坐在庭院里,或喝茶,或聊天。那么此时,这样的题额,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如今,这题额藏在这幢老宅院里。如果不去注意的话,它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隐藏在屋架与壁墙之间。青石默默无语,承担着百年来家和万事兴的见证。

春水池塘,笼烟浣月。浣月,本是在月光下洗涤(衣物、物品等)。浣月,是“浣于月”的省略说法。古徽州的建筑,多在正厅的外面,辟开一片空地,藏一片风水。也是避开大路,不显山露水,对外不显财。

浣:动词,形声字,从水、完声,本义是洗衣服,后泛指洗涤物品。浣,濯衣垢也。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浣,濯衣垢也。这也是符合这所庭院的地理位置,靠近溪边,浣洗方便。而浣衣亦作“澣衣”,就是洗衣的意思。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萱草浣衣》:“郑源令婢萱草浣衣,萱草辄云:‘郎君尘土太多,令人手皮俱脱。’”清代程麟《此中人语·吴某》:“忽见隔河有一妇,临流浣衣,状类己妻。”可见历来“浣衣”,多指女子,俗称“浣衣女”。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而夜深人静时,静谧的夜色下,一轮月儿悄然如水,洒满院落。此时,仿佛一幅图画:明月皎洁,高挂天际。奇石上盘踞的蟠螭,正低伏泻水,池中波纹荡漾。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这正是《五代人浣月图轴》上的景致,而今依然被人称道。

而“浣”,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这也算是对自身的清洗吧,以正视听!

可以想象,当年的主人设计如此庭院时,是多么地惬意啊!古老的徽州,虽说小小的山村偏居一隅,却也是遮不住内心的悸动。这是一种平静的心,如眼前的流水,顺其自然。

值班编辑:程子洋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