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歙县馆藏文物谈湘人吴大廷和王茂荫的交谊

2024年04月03日 09:39:37 | 作者:王红春 来源:黄山在线
|

清咸丰元年(1851),王茂荫补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不久升任御史。到任后,奏请朝廷要振兴和选拔有用人才,革除只重小楷和括帖之弊习,在乡试、会试考试上重实务,殿试、朝考重视经学文意,这样才能振兴清朝皇室、使八旗子弟更加务实。他重视选拔人才,从选拔的源头入手,试图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当年11月11日,提出请变科举,请依前两广总督所奏,于科举三场微问改为五门发题(博通史鉴、精熟韬略、制器通算、洞知阴阳占候、熟谙舆地情形),并广行保举。结果礼部议不行,明年初,再疏陈之,奏上,不报。此年的9月9日,他已上了《条议钞法折》,建议推行币制改革,发行由银号出资替国家负兑现责任的丝织钞币,以解决财政困难。

这些奏折,王茂荫曾“辑其奏议若干篇,汇为四卷”。但同治四年闰六月二十二日(1865年8月13日),王茂荫病逝于新迁居的歙县义成“天官第”,而《王侍郎奏议》首次刊刻是在同治六年(1867),应该是其友吴大廷应王茂荫及其后人之请,根据王家所藏钞本,作序、编辑并刊刻行世的。同治五年(1866)九月,吴棠调任闽浙总督(正二品)(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衔)。到了福建任上后,应吴大廷之邀,为感谢当年举荐他的恩公王茂荫也作了序,此序与《王侍郎奏议》的第二篇序撰写时间相吻合,即同治五年(1866)。

说到这里,要提到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一件重要文物也是重要实证,即湘人吴大廷于同治四年(1865)送给王家的白绫挽辞。挽诗正文内容是“直声清节似公难,再起东山志未殚。芒履麻衣悲皖国,青灯烛酒忆长安。音书断绝绕三月,生死凄凉已万端。犹有谏章留箧笥,编摩他日怕重伤。——小诗系叙恭挽子怀先生大人灵次。”

吴大廷挽诗所指“忆长安”是代指回忆在京师两人的会见和教诲。“犹有谏章留箧笥”是指吴大廷的书桌旁还放着这几年来为受恩师、益友王茂荫委托编辑、整理的四册谏章。这四册奏议后来去了哪里呢?应该就是吴大廷在王茂荫生前应其之请,作序、编辑并在茂荫逝世后将其手稿寄回歙县,而且还帮助王家人将55通奏折刊刻行世。

具体首位作序人——吴大廷所写序的内容是什么呢?吴大廷入皖任职期间,读到王茂荫亲自编辑的“奏稿”,深为王氏的直言所感动,于“咸丰辛酉上元”即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十五日,写了一篇“沅陵后学吴大廷序并识”的文字,这便是日后刊刻于世的《王侍郎奏议》的第一篇序言《阮(沅)陵吴大廷序》。吴大廷在序言中对王茂荫的功绩进行了高度评价:“独抗请疏天子下诏,革小楷及括帖之习,而汲汲以设法振兴人才,至于攻守之宜,筹饷之方,与夫选将练兵,解胁从、褒忠义及行钞铸钱之大政,无不精思熟虑,卓卓可见实行。”由此可见,吴大廷也是第一个对王茂荫人才思想予以肯定的人。

那么,奏稿的手稿后来流落到哪里了呢?时间线又要捋到1937年春节了,无为人王璜响应郭沫若号召自上海返歙,在王任之(英子)、方士载(方言)陪同下,到歙县义成实地考察,并随后在《光明》半月刊上发表《王茂荫的生平及其官票宝钞章程四条》和《王茂荫后裔访问记》两篇文章。文中曾提及,他们上门采访时王茂荫曾孙王采南出示了“四大册”用“红格纸”抄写的“手折”(共录55份奏折),即为王茂荫生前亲自编辑的“汇为四卷”的奏议底稿(红丝栏格本)。非常幸运,这部由王茂荫生前亲自整理、誊抄的奏稿没有散佚,后采南子芳烈将其捐赠歙县档案馆。《王茂荫奏稿》还曾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价值非同一般。


值班编辑:程子洋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