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灵山

2024年04月17日 11:58:37 | 作者:洪波 来源:黄山在线
|

烟雨徽州,诗意田园。一场春雨过后,我走进了徽州区呈坎镇的灵山古村。青山隐隐,流水潺潺。“上看半山间,下瞰居山巅”,大美灵山以厚重、古朴、宁静,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

灵山之美,首在“天上水街”,粉墙黛瓦,溪水潺湲。灵山因水而精彩,小桥流水人家,似诗似画;雾从低处升腾萦绕,如梦如幻。灵山古村始建于唐,方氏始祖方榤兴,见这里“山环水绕、瑞气腾腾”,遂定居于此。从灵金山、丰山流来的水,交汇穿村后,完成村外高高低低的数百亩稻田浇灌,才流至山脚丰乐河,奔向新安江。

水是乡村血脉。灵山之水,带着泥土的芬芳,滋润着一草一木,哺育着一代代灵山百姓。

山有山的魂魄,水有水的灵气。山水滋养加之气候温润,孕育了远近闻名的灵山贡米。民国《歙县志》载:“红甘谷、衢州白,产于灵山者,名最著。”用灵山贡米酿造的米酒,自然非比寻常。

街上,有不少村民在自家门口摆摊出售各种土特产,自然也少不了米酒。离村水口较近的一家,名为徽州牌楼驿站,老板姓方。看到我这位熟客,他热情地邀我进家。

老方家的位置好,门前一溪水,屋后万竿竹。他家的酒酿更好,不但大米原料好,连所用的水都是山泉。一泓清泉,就在竹林屋后崖下,井口狭长,横着一块长条石,布局不就是个“日”字?

我好奇:“摆个‘日’字,有啥讲究?”

“过日子呗!日子每天都是要过的,每天的日子不就从这口井开始?”老方笑着说。

我恍然大悟,吃水不忘一口井,井就是“日”,“日”就是太阳,这是宁静的积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给予万物光和热,照亮人们的心坎。地上的井,既滋养万物,又是透光的镜子。过日子,就像井水一样,虽看不见流动,却每天都有着积蓄。

在徽州,有掘在大地上的水井,更有四水归堂的天井,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清幽静谧。太阳是熟悉的,水井是普通的,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清溪一曲竹千竿,坐傍烟霭一树花。灵山厚重的历史背后,又处处隐藏着神秘,山不高则水则灵,水不美则石生趣。

灵山一代代村民的日子,就这样在山与水之间缓缓流淌着。我忽然觉得“田”字,不就是两个“日”的黏合吗?两个“日”字,是天与地的包容,是山与水的融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方十几岁就开始接触酒酿制作,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经验。他不仅做得一手好酒酿,还是一名老竹匠。老方说:“灵山竹子多,竹匠也多。全村家家户户不仅会做酒酿,还会做竹编。”手艺靠的是手上真功夫,竹匠的工具简简单单就四小样:刮刀、刀门、竹刀、先锋。工具简单,做出来的东西可不简单,出自村民心灵手巧的竹编用具都成了抢手货。

老方说:“竹编所用的竹片,经过刀门,宽窄能随匠人所欲,编起来得心应手。”我想,编织生活之梦,若每天的日子都经过刀、火之门的洗礼,自然就不会有偏差。原来,看似平常的东西,其背后都隐含着生活的哲理,而这些哲理并非出自专家学者的鸿篇巨著,它就在凡夫俗子的自然生活中酝酿出来,就像灵山的酒酿,芳香、甜美。

卖着山货、编着竹器、开着客栈,山里看似平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温馨甜蜜。“雨润青山增秀色,春苏绿野展新容。”老方家堂前的这副中堂对联,是今年春节前挂上的,他说这是当下灵山的真实写照。我夸赞老方家的变化,他哈哈一笑:“你去我们村里走走看看,那变化才大着呢!”

穿行在灵山的水街上,我看到一处几十年前刷过墙的标语,令人眼前一亮。“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灵山之美是自然的,但最美之景也是人文的,这是一代代村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天上水街、高山梯田、神秘水口,不都是靠一代代老百姓用双手创造的吗?

人心齐,泰山移。水口是村子的一面镜子,昔日亭宇日渐倾颓,现在已修旧如旧,还有那一幢幢失去人间烟火的老房子,如今变身成为咖啡厅、茶馆与高档民宿。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大家一起加入,加上政府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凝心聚力,山村就能创造更多的神奇。

灵山是一个富饶而景美的村落,是一个独具文化魅力的村落,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落。天然本性,朴素纯真,这就是灵山独特的乡野气韵,也是其绝妙的精髓所在。灵山,被一座山刻画出山一样的高度,被一溪水演绎出水一样的广度。

灵山在高山之上,一方水土,孕育出春花、夏瓜、秋稻、冬竹。“灵山十八弯,世代驮扁担”,这是当地的民谣。昔日,山隔壤阻,交通闭塞,村民举步维艰。

2003年,呈(坎)潜(口)公路顺利开通,灵山迎来缕缕春晖。灵山酒酿、灵山贡米、灵山西瓜、灵山竹编,这些灵山接满地气的绿色农产品,再也无需人力的肩挑背驮。一车车满载希望,一路春光畅销大山外。

灵山驻村第一书记詹九洲说:“我们灵山现有1400多亩水稻田,去年种植的灵山贡米价格卖到了35元一斤!”

“这么贵的米,拿点出来让我们瞧瞧吧!”我好奇地说道。

詹书记笑着说:“这米销路好,去年就卖光了!”

35岁的詹书记,2018年起就是灵山的驻村第一书记了。这几年灵山的发展,离不开他长年累月的辛苦付出。

今日古道,已不见村民肩挑背驮的身影,却多了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现在的公路,已是全国最美乡村公路之一,不仅是村民的生活所需,还是一条黄金旅游绿道。今年1月21日,徽州大灵山旅游度假区康养直通车在沪“启航”,灵山成了都市人心之所向的后花园。

昔日,灵山村民四处吆喝着叫卖农产品;今日,灵山村民足不出村,农产品也不愁卖,更开起民宿、经营餐饮,靠卖“风景”也鼓起了钱包。

詹书记说:“现在,我们不仅跑在连接山里山外的青石古道上,更跑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快车道中。”今日之灵山,欣逢一个鲜花盛开的时代,按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快进键。国有企业与村庄合作运营,双向推动农文旅融合大发展,正努力打造本源、纯粹、灵境的田园诗意乡村。2023年,规划面积12.45平方千米的大灵山旅游度假区列入安徽省旅游度假培育名单,总投资30亿元分期逐步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引领徽州区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春到灵山,灵山从冬日酣睡的梦里醒来。自去年盛夏以来,村里每天都有400余人参与大灵山建设。灵山焕新更芳华,曾经破败的仓库,今日飘出咖啡的浓郁芳香,改造后的望星空咖啡馆让其华丽转身。微改造、精提升,古祠堂里“装进”了灵山书局的温馨静谧。

峰峦耸秀,碧波翠屏。漫步灵山,体验灵山的蜕变。瑰丽的“大灵山”蓝图,在一笔一画描绘中,保留着独特的原始底色,充溢着烟雨山村的诗意,多维度的田园诗画正在灿烂的实景里完善着。


值班编辑:胡晓苗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