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之梦

2019年05月08日 08:46:33 | 作者:伍劲标 来源:黄山在线
|

参加工作以后,经常要填一些表格,绝大多数的表格里都有一个栏目:籍贯。虽然填表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了,但是,每次在填满籍贯后面的空格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阵小小的波动,像平静的湖面,被微风吹起了一阵涟漪。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人的思想在变,但是,籍贯却是无法更变的。

古老的时候,籍贯的籍和贯是两个概念。

籍”指的是某一户人家从事的职业,如北京有个地名叫菜户营。菜户营地区,在明朝时,为御膳房嘉蔬属(即:御膳房蔬菜供应中心)所在地,是宫廷用菜的集散中心。四季均有各地进贡的贡菜在此周转,押运的官员也在此进行交割;因为交通运输的不便,直隶供应北京蔬菜的菜农,也大多晚间在此休息后,第二日清晨,再到菜市口销售。久而久之,就有了菜户营的地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在小镇教书,小镇上上千户人家,户籍比较复杂,绝大多数人家都是务农的,是农业户口。档次高一点的是吃商品粮的,称为居民户口。还有介乎于居民户与农村户口之间的菜农户口、铁业社木业社棕匠社户口、园艺场户口。

在小镇和屯溪接合部的五里亭,有个特殊的群体,是新安江船民,也是介于居民户和农业户中间层次的户口。这个群落的居民,有一个名称:船上崴。

贯”指一个人生长的所在,如“乡贯”“里贯”。把“籍”“贯”合在一起,就成了后来的“籍贯”。说的简单一点,籍贯就是家里人的户口是什么性质的,从小生长的地方在哪里。

我第一次接触到需要填写籍贯的表格,是在读初一的时候,徽州地区京剧团第一次到农村初中挑选学员。我是初选上的几个人之一,需要填表。姓名,年龄,填完之后,就要填籍贯了。不理解籍贯的意思,就问老师,老师说籍贯就是你爷爷从小长大的地方。

这下更把我难住了,我祖上是从安庆迁移到徽州来的,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父亲才十岁。对于我家祖上的确切籍贯,我父亲也弄不清,何况是我呢,我只是模模糊糊在父亲那一辈人聊天时知道,我的祖上好像是在安庆的怀宁或是潜山。据说,当年我的曾祖父一肩担子,一头筐子里装了一些居家必需品,一头的扁篓里坐着我的爷爷,就从安庆到了休宁的汊口。

老师听我这么说,踌躇了好一会,说,还是填休宁吧,因为坐在扁篓里的孩子,不过是个幼儿,他从小到大成长的地方,应该是休宁。于是,从那以后的几十年,无数次填表,就都有了确定的“籍贯”。

每次填写籍贯的时候,我的心里都有一些惆怅。我们安庆人移民到徽州的后代,处境是比较尴尬的,当年祖上从安庆过来的时候,刚开始当地世袭的徽州人普遍对安庆人有排斥,大村庄没有安庆人的立足之地,只能在深山坞里搭草棚垒土墙房子居住,被大村庄的人称为“棚民”。所以,我填写籍贯的时候,笔下写的是休宁,心里想的是安庆,写的是我祖父和我父亲两代人生长到终老的大山坞的名字。

从小到大,我记得父亲说过的最亲切的一句话是:“老家来人了”。老家来人,指的是从安庆那边来的人。由于我们在休宁这边生活了上百年了,我们的安庆话已经没有了正宗的安庆韵味。所以,每次从安庆那里来了客人,听到他们那一口纯正的安庆方言,我们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因为,他们是从老家来的人。

老家来人,肩负的主要使命,是续谱——在老家,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一百多年来,老家那边每添一个人丁,家谱上就会为这个婴儿浓重记录一笔。而我们移居到徽州的后人,迫于生计,很少有人家会书写家谱。

老家来人续谱,我们心里都很激动。我们的祖上,当年挑着担子,从故乡到异乡。在异乡生根,繁衍,延续香火。虽然我们在异乡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把异乡当做自己的籍贯,总有一点挥之不去的漂泊的感觉。老家来人续谱,老家的宗谱上,有了我们的名字,这是很温暖的事情,怎能不激动呢。

有时候我安静下来,心里也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籍贯为什么要以爷爷的成长地为依据,而不是定义在父亲或者祖父的父亲身上呢?思考的次数多了,思路也就基本清晰了,我是这样想的:人们常说,“人生百年”,也许人的寿命长短是一个根本原因吧!爷爷,虽远却可亲。再往上一代或亟待追溯,亲切的可能性会降低许多。也许有人问,父亲更近,不是更亲吗?是的,是可能更亲。但是,中国文化传统讲究“慎终追远”,而父亲,伸手可及,“这样的距离”,显然不用“追”,更谈不上“追远”了!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典的追问,面对这个追问,我们是在我们的“籍贯”中寻找解答的线索!因为,籍贯,是我们中国人一枚独特的标志,看清这个标志,认清这个标志,我们不难懂得:我们是中国人,是从历史来,是从故乡来,思归时,通过籍贯,我们又是可以抵达我们自己的故乡的。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很多的老地方消失了,随着户口制度的改革,户籍的概念越来越被人淡化。年轻的一代,年少的一代,几十年后,就很难找到自己的故里了,很难确定自己的籍贯了。而我,以及自己的孩子也早已成为古徽州这片土地密不可分的一分子。

没有了故里,淡化了籍贯,乡愁也就如过往烟云,只不过是在历史的天空中逗留了短暂的片刻。今天,我们常说一句话:接地气。向下扎根,籍贯,是一条真接“地气”的文化之根。沿着这条根系,我们是可以从巨变中看到根本并有可能把握我们本应具有的品质和精神的。

责任编辑:胡玉琪值班编辑:汪鼎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