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之黄山探索⑲】碣石村:茶香袅袅富农家  

2018年07月04日 00:00:00 | 来源:黄山在线
|



黄山毛峰,据记载由清代歙县漕溪人谢正安于光绪元年(1875)创制而成,因产自黄山, 茶叶白毛披身、芽尖似峰而取名黄山毛峰。徽州区富溪,原名漕溪,近日,记者来到黄山毛峰茶叶原产地核心产区——富溪乡碣石村,探寻碣石村和毛峰的故事。

一片叶:茶农的生活变了样

驱车前往碣石村的路上,我们时而能见到背着茶篓正欲采茶或采茶归来的村民,从车窗望去,也能从茫茫茶园间瞥见不少正在劳作的身影。这里群山环抱,流水潺潺,黄山毛峰从这里发芽,给无数村民带来生活的新希望。

碣石村自建村起便以茶作为主要农作物,只不过在大集体年代,这里漫山遍野是茅草,茶棵稀疏。今年49岁的储机文回忆起那时的场景,直言如今过上了“好日子”,“生产队时期,茶叶是统销,人均茶园面积不到2亩,一年收益没多少,那时候家里最好的电器是收音机。”一片“绿叶子”是如何变成“金叶子”的?储机文的生活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如今住着三层小楼,家有两辆汽车的他虽仍是茶农,但早已脱离温饱时代,通过一片片“绿叶子”奔上了小康。“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村里分田到户,刚刚包产到户时,一年的收入能达七八百元,之后随着茶叶越做越精、品牌越来越响、管理越来越规范,茶叶的价格也在每年不断攀升,去年加上夏茶,全年茶叶产值约4万元。”

富溪乡碣石村党支部书记汪瑞亮说,黄山毛峰的品牌越来越响,从外地返乡的新茶农也不少。村内的小马茶厂由负责人谢小马的名字而得名,主要负责茶叶的加工和零散售卖。回村办厂之前,谢小马一直在杭州铁路做工,一天的收入百元上下。“五六年前回来的,当时花了七八万置办烘干机、理条机、滚筒杀青机等设备,虽然投入的不是小数目,但我有信心,家乡的茶叶品牌很快就能让我获得收益。”谢小马告诉记者,他回到家乡的原因就是看好家乡茶叶的发展,只要能把家乡的资源利用好,同样也能挣大钱。五六年过去,谢小马已经成为村里创业较为成功的代表之一,他告诉记者,“做茶虽然辛苦,但总体来说比在外面打工自由多了,收入也多了不少。去年加工干茶三四百斤,全年茶叶收入四五万元。”汪瑞亮告诉记者,2017年,村内人均茶叶收入达15700元,好品质的茶叶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因看好村内茶叶发展而回乡工作的年轻人也多了不少。

一杯茶:大小企业遍地开花

采访中记者得知,汪瑞亮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黄山富溪大堆尖茶厂的厂长,这家经营黄山毛峰批发、零售、代加工的工厂建于2003年,而汪瑞亮和茶叶的情缘还得从20年前说起。“1982、1983年的时候,我在歙县一家茶叶公司做工,后来又在乡里一个茶厂做了两年销售,直到1992年,我和两位朋友合伙租了村集体的老厂房,正式开起属于自己的茶厂,我记得第一年的盈利是采茶收入的好几倍,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这个行业的决心。2003年,我开始单干,成立现在的这家黄山富溪大堆尖茶厂。目前这个茶厂厂房有800平方米,加工流水线成熟,去年一年产值达70多万元,今年预计还会再多一些。”

汪瑞亮介绍说,目前碣石村有1100多人口,4个自然村大大小小的茶企业不少,除了较大的紫霞茶业、富松茶业,还有两个合作社与4个小型茶企。紫霞茶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植茶、加工、科研基地和示范推广,2003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茶认证,同年“紫霞”牌黄山毛峰茶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4年,公司被黄山市人民政府评为黄山市有机茶先进生产单位,2015年,获首届黄山(上海)茶业交易会金奖。记者了解到,目前,紫霞贡茶供不应求,公司相继研发的紫霞礼茶、紫霞道茶、紫霞毛峰等一系列名优茶产品也充分展示出品质优势和鉴赏价值。为解决传统制茶手段品质不一、产量低的问题,该公司还致力于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完全保留紫霞贡茶的高端品质,成为国家质检总局黄山毛峰茶唯一专供生产企业。

一个村:致富脱贫名气渐旺

2015年,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共有86名社员,其中有6户是贫困户。汪瑞亮介绍说:“合作社每年对社员进行开园收购,特别是对合作社内的贫困户,我们的收购价还会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再提高10%。截至2017年底,碣石村内26户贫困户只有1户未实现脱贫,预计2018年实现脱贫。”记者了解到,富溪乡从2015年开始,由乡内牵头,村中茶企与合作社组织实施茶叶特色保险。汪瑞亮说:“2014年,富溪乡遭遇倒春寒,茶农损失严重,2015年,富溪乡政府积极对上争取,在全市率先实施茶叶特色保险,由各茶叶合作社牵头,农户一亩应交保险费15.1元,合作社代缴2.5元,不仅给农户减轻经济负担,还能有效帮助农户规避风险,稳定收入。

作为驰名宇内的名茶黄山毛峰的正宗产地,富溪乡在发展其支柱产业上下了不少硬功夫,为提高茶质,乡里引导和发动茶农采取“改园、改土、改树、改管”四改措施,改造老茶园,改变茶园管理粗放和茶树年年重修剪的传统习惯,提倡以采代剪,培养树冠,以延长采摘期,从而提高亩产量和亩效益。当然,要让支柱产业真正“立得住”,光靠这一项显然还不够。富溪乡党委副书记胡宝刚介绍说,为提升农户采茶积极性,把黄山毛峰的牌子做得更响,乡里还采取不少措施。一是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不仅要发挥谢裕大茶业、老谢家茶、紫霞茶业、富松茶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要让全乡50多家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持续加大品牌推广,很多人虽然知道黄山毛峰,却对其核心产区在哪不甚了解,10年来,该乡连续举办黄山毛峰开采节,吸引中外大批游客和媒体,把黄山毛峰品牌打出去。三是加大茶园管理力度,每年向农户提供免费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统一配送,提升茶叶品质,并积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茶园管理、茶树修剪、茶园统防统治、茶叶采摘等技术,为茶农解疑释惑,提高茶农科学管理水平和实用技能。

 

责任编辑:实习生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