㉑歙县小溪:有条深源可寻的老街

2018年06月07日 00:00:00 | 来源:黄山在线
|

小溪,原叫桂溪。改桂为小,皆因这里与徽州旺族朱熹有关。朱公曾在村中“岑山书堂”讲学,即兴之余写下“莫道溪流小,深源更可寻”的联对。因此,后人便将桂溪更名为“小溪”……

村口:美轮美奂的入口

对于小溪,了解不多,十多年前去过一次,只知道这个歙南小村距离屯溪比到歙县县城还近,只有15公里。

秋末冬初,驱车前往,和十年前相比,小溪的道路不再是沙子和灰尘,而是一色平坦的柏油路。

在村口,一座冲天牌坊颇显气势,据称这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的峻节伦首坊。牌坊为四柱三开间结构,匾额上方前面题有“宝婺中天”,后面题有“峻节伦首”,从牌坊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子孝母节的感人故事。

离牌坊不远处是小溪塔,也称“多宝塔”,塔高四层,建于明万历年间,六檐翘角,现为歙县人民政府文保单位。古代造塔一般为五层、七层或九层,多单数,而此塔却为四层,据传说法有二。一说这塔原计划造七层,因施工不当,无法再向上建造,造到四层就放弃了;二说是塔七层造好后,上面三层被雷击倒了。不管怎么说,数百年过去,仍坚强屹立,也是塔中少见。与多宝塔一路之隔、相望而立的是清嘉庆元年(1796)重建的桂溪亭。该塔为明代里人项永隆建,清嘉庆元年(1796)里人项士瀛重建,亭子占地80平方米,结构讲究,典雅气派。

古塔、古牌坊和古亭,成为小溪的门面,讲述着古村的故事,佑护着小溪村2000多户乡民。

村里的老人都愿意说自己是项羽的后代,根据《桂溪项氏族谱》,他们确是项羽的后代。据传,最早发现小溪的是项羽的族人,二千多年前的楚汉之争,项公兵败,自刎乌江,他的族人为躲避杀伐,先逃到浙江青溪,后又到达歙县,发现小溪青山环抱,溪水长流,堪称世外桃源,便在此栖身安家,成为小溪项姓的先祖。

步行进村,经过一片大田畈,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小溪村的特别之处,不同于歙县许多村庄要不地处高山、要不逼仄局促,到了村庄,一条宽阔的大溪(桂溪河)像一条玉带躺卧村中,温婉而灵动。

古街:风韵犹存映芳华

过了一座青石桥,进得廊亭,到了传说中的老街。老街不宽,约2.5米左右,却无层级缓坡,街巷如脉,横平竖直,可见古时的小溪街是条旺街。

小溪项姓居多,吴冬至是个例外,今年67岁的他早先随祖辈移民小溪村,吴冬至是七甲里自然组的村民,现在住的房子是一1989年花了18000元从项文定家买下来后重新翻修过的。

在吴冬至的记忆中,小溪街很长,清一色的青石板路,没有高低级,一色平铺,连通全街,店员无数;街道巷子很多,一共有18个巷,每条巷都是从山坞一直拖到河边,其中长巷口更长。小溪什么时候最旺?用吴冬至说法,大概是明朝时,到了清末,街巷就慢慢萧条了。

行至老街129号,村民们都劝我们去看看那幢已经倒塌了大半的老屋。而在这些村民们眼中,小溪最不该倒掉的就是这幢房子了,据说这是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同志的祖屋。

房子的户主叫项竾,今年82岁,见到他时,他正和老伴坐在厨房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项竾说,房子至今已经三四百年,2013年倒掉了大半,现在只剩下余屋(厨房)还能勉强住人。果然,在正屋里记者看到,屋顶、屋梁、瓦片大片倒塌,屋柱、屋檐多数腐烂,原本粗壮的横梁、精细的木雕无力支撑,原本两进三间的房子一片狼藉。

项竾说,这幢房子距今至少四五代,祖上曾是湖北汉口盐商,后来只有父亲回来,父亲的其他兄弟都住到了外面,传到他这一代,一直没有能力修,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在临泉,一个在村里新盖了房子,现在只剩下两个老的住,无能力修缮。

人文:重教育人才辈出

据《桂溪项氏族谱》记载:辽西项氏远祖项泉因避黄巢起义战乱,于唐中和二年(882)携子项琏自浙江淳安县迁至歙州郡城,项琏子项绍又于后唐清泰三年(936)隐居歙县桂溪。项族非常注重后代读书,小溪村教化之风蔚然,当然人才辈出。小小一个村落,出现了父子进士、四世一品、“南河四项”之美谈。

项牧,字伯谦,宋淳熙甲辰进士。幼聪颖好学,年19补州学教授,登进士授荣州文学、丹阳县主簿,在此任间,多有德政,为枢臣叶!清代,有曾祖项德旻、祖父项时瑞、父亲项宪、儿项纶四代荣封光禄大夫一品官职,其显赫荣耀无与伦比。

在小溪的项氏家族中,还有清代的军机大臣、歙县雄村人曹振镛称为“南河四项”的。所谓南河,便是桂溪河之南岸,四项指的是项怀述、项庚松、项道、项授祖四人,他们在金石、诗文等方面各有建树,在当时颇有影响。

小溪的“丛林寺”在小溪村的东头,始建于唐太和五年,宋迁现址,明清时曾多次维修,是全县十寺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该寺正殿有彩绘,殿后有明代水墨圣手丁云鹏的壁画。现存一幅罗汉、二十四幅观音。

在小溪,当地人念念不忘的是曾经的小溪十二景,但大都说不出几个,在哪里也渐模糊。据历史文字记载,还有小溪十二景的生动记录。这十二景分别是溪干梨雨、源岭樵云、烈潭秋水、壶山夕照、岑潭松影、西山红叶、丛林晓钟、多宝晚梵、莲台春眺、芙蓉积雪、冬山秋月、园林夜读。单是这些景名,既文又雅,与众不同。而岁月的更替,一些景致已不复存在,但小溪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仍熠熠生辉。

保护:用美丽激活古村

据小溪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溪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积极整合资金,共投入资金1247.52万元,实施项目30个,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小溪环境。不断提升小溪古村、古街、古民居、古塔、古亭、古寺等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投入300余万元,完成老街整治、丛林寺等历史遗存以及小溪河道治理、污水处理、水口公园、村容村貌和“三线”整治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村容街貌焕然一新,让千年古村焕发徽州文化新活力。

老街和村庄面貌整治等硬件水平提升了,小溪还在软件上下功夫。为提升乡风文明,小溪还建设了乡贤文化馆,以展示桂溪项氏文化及名人贤达,弘扬传统美德;编写《小溪村村史》,为小溪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建成农民文化公园,组建村民广场舞队伍,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深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优秀门前三包户”等文明创建评选活动,不断增强村民文明意识,提升村民“精气神”,为文化小溪注入一汪清泉。

责任编辑:程红妹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