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文明家庭

2019年09月18日 09:30:13 | 来源:黄山在线
|

编者按: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 淳。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倡导时代 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全面展示我市 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市文明委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黄山市 文明家庭评选,涌现出一批先进家庭典型,共有 60 户家庭被通报表彰。本报记者选取几户文明家庭,深入挖掘他们的故 事,感受文明家风的润物无声。

千年古村“新乡贤”

——记屯溪区屯光镇程华达家庭

      心系公益 有好管“闲事”的热心肠

  程华达今年虚龄80岁,他1959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69年在篁墩中学任教,1980年担任篁墩中学校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被评为“高级教师”,2001年退休。

  退而不休,好管闲事,村民们都这么说他,老伴吴爱莲也这么说他。不过,他参与管的闲事对南溪南村的影响很大,花山谜窟的开发和花山大桥的建设就在其中。

  从1987年至2001年,程华达以磨破十几双解放鞋的代价发现了徽州古石窟群,并引起市委主要领导重视。之后该石窟群被开发成景区,现为5A级“花山谜窟”景区。为了奖赏程华达对于花山谜窟的贡献,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他颁发了一张编号为001的免费旅游花山谜窟的贵宾卡。

  建设花山大桥,结束渡船往来、连通沿江两岸,是程华达的梦想。1988年,程华达就给当时的省长写信,竟得到了省长的批示;后又为争取“汉沙大桥”易名“花山大桥”而得到市领导批示。2012年底,黄山市重点工程——花山大桥举行通车典礼。

  南溪南村水口处的两座古牌坊得以修缮和保护,程华达也功不可没。由于久经风雨侵蚀,两座牌坊岌岌可危。程华达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致信相关部门反映。他的努力有了成效,相关部门于2011年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对牌坊进行修缮。如今,这两座牌坊巍然挺立,守护着南溪南村的历史和文脉。

  采访之时,程华达手头正忙着编写《南溪南村志》,这是他为村里做的又一件“大事”。除了大事,小事也少不了他——每年都认真帮村里办理广大村民参加新农合的手续;慷慨解囊救助村里的重病患者;村里举行文艺晚会,总是义不容辞地做主持;村里举办篮球赛和乒乓球赛,他又成为裁判员;村里实施“五清一改”,他也深入其中;区、镇开展的道德讲堂他也是座上宾。

  培育“五心” 作和谐家风的示范者

  日常生活中,程华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打造了一个崇尚文明、主动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他的爱人比他小5岁,年轻时是当地文工团的主持人、歌舞演员。自从嫁给程华达后,她自觉做起了贤内助,默默无闻支持他为民服务。

  作为一家之主心骨,程华达郑重地向全家人提出,家中每个人都要努力做一个“五心”之人,即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在他的影响下,程华达的妻子和子女爱党爱国,待人热情有礼。

  一直以来,一家人从来没有因为日常琐事红过脸,特别是两个儿媳妇跟婆婆关系就像母女一样,受到了左右邻居和亲朋好友的一致称赞。

  勤俭持家 作家庭美德的倡导者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从不摆阔气,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程华达经常教导子女,虽然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他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衣着朴素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又利用起来;做到人走灯灭,节水惜水。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根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心中,并成为全家人的生活习惯。 ·程向阳 吴玉莲·



医者仁心纾民困

——记徽州区潜口镇张梦飞家庭

      子承父业 回村看病

  张梦飞现在是徽州区潜口镇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说起从医之路,张梦飞说,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张梦飞的父亲是安医大的毕业生,也是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精湛。从小他就受父亲的影响,以父亲为榜样,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他后来考上了黄山卫校,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医学知识。毕业后,他就在家里开了一个诊所,学以致用,为附近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后来响应徽州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担任蜀源村卫生室村医,一直至今。

  刚刚开诊所时,张梦飞上门问诊是常态。有时候,村民半夜一个急救电话,他便会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往村民家中赶,为的就是在急救车赶到之前,给病人做一些应急处理。如今出行条件好了,但仍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他上门去服务。为了助力脱贫攻坚,他与贫困户签约,对慢性病患者,定期上门为他们量血压、体检等,宣传科学的医疗保健知识。

  互敬互爱 同舟共济

  他和妻子从结婚到现在共同牵手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但夫妻间彼此宽容谦让、同甘共苦、互敬互爱。

  张梦飞的妻子是黄山白云宾馆的员工,常年在山上工作,每个月才有一次休假。照顾家中老人的责任都落在了张梦飞的身上,但他毫无怨言,对妻子也总是报喜不报忧,让她安心在山上工作。

  张梦飞的工作特殊,有时突然接到急诊,就没有办法准时回家,对这一点,儿子从年幼时就已经习惯了。但是不管工作到几点,张梦飞都会回家陪儿子写作业。如果儿子睡了,也要给儿子检查作业。在他的陪伴下,儿子如愿考上了安徽大学,这让一家人都非常欣喜。

  真诚相待 家庭和睦

  家风传承促和谐。张梦飞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长大,所以他也在努力营造幸福的家庭环境。父亲去世后,他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儿子去合肥上大学了,妻子不在家,张梦飞就自己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看着忙里忙外的儿子,张梦飞的母亲心中既欣慰又心疼。她对儿子说:“我在家里,能动手的就自己动手,不打扰你的工作,你安心给村民看病。”

  妻子每个月休假回家,都会给婆婆买很多东西,为婆婆添置衣物。也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让张梦飞的儿子也养成了孝老爱亲的良好品德。每到父亲节、母亲节,张梦飞的儿子便给父母亲送上问候和礼物。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杭州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有休假,他便回家看望亲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吴玉莲 程向阳·


春风化雨育桃李

——记黟县碧阳镇王旭家庭


       教师之家 育人路上携手共进

  王旭现任黟县碧阳二中副校长,妻子程秀娟是幼儿园教师。两个人都是教育系统的骨干,同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耕耘了二十多年。

  “其实我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师,曾在一所乡级中学教地理。父亲为人和善,教书认真,到现在,我还会遇到他曾经教过的学生跟我提起当年的校园生活,表示对我父亲的敬重和怀念。”王旭说,一直以来,父亲用爱润桃李,用心书春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他满怀热情,脚步也走得更加坚实。

  2012年,王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远赴新疆当了一名普通的援疆双语教师。一年的时间里,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异域他乡撒播爱的种子,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梦想和希望。2013年,他获得安徽省优秀援疆教师称号,被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优秀援疆工作者称号,并记二等功。与此同时,妻子程秀娟在幼教战线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先后获得县师德标兵、先进德育工作者、最美教师、市先进班主任等称号。

  孝老爱亲 共同践行绿色理念

  王旭虽是独子,但自幼受着严格的家风教育,尊老爱幼、节俭持家、与人为善。为照顾父母,他们一有假期就舍近求远,放弃县城里舒服的家,奔向大山里父母的老房子。父亲去世后,王旭将母亲接到了身边,妻子怕婆婆过不惯城区生活,就主动带她去跳广场舞,参加“万步有约”等活动。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带母亲出去走走。互相理解成就和谐家庭。每当王旭夫妇工作繁忙的时候,母亲便成了坚实的“靠山”,帮他们照顾孩子、料理家务。

  日常生活中,王旭全家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母亲在节能减排方面为全家树立了榜样,她把用过的水集中起来冲马桶,废旧报纸收集起来送到废品收购站。

  王旭在担任学校校长职务期间,每到一校,都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如宏村学校当年就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妻子通过双手与智慧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成各种玩教具用于教育教学中。2014年她利用稻草和编织带、瓶盖等废旧物品主创的作品《百变狮王》获得全国幼儿玩教具制作三等奖;2018年她主创的作品《拼图大本营》获得全国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大赛一等奖。

  热心公益 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王旭作为黟县登山徒步和山地车骑行的先行者,是位户外运动达人,担任了黟县山地车俱乐部理事长。王旭经常组织俱乐部成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捐赠活动。他们利用单车走村进户的便利,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和法规,组织开展关爱农村幼儿公益捐赠等活动。今年元旦期间,他积极组织黟县山地车俱乐部开展迎新年禁限烟花爆竹普法宣传骑行活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他又组织黟骑跑团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短短一周募捐5353元,为屏山幼儿班购买了一套幼儿户外玩具和画笔、篮球等教学用品。

  除了积极组织并实施了学校党支部开展的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活动之外,他本人还结对帮扶了宏潭乡塘田村的一名留守困难女孩。他母亲虽然已退休,但也积极参加社区各种公益服务活动。

  教子教孙须教义,积善积德胜积钱。在家中长辈的率先垂范下,儿子王雨岑也怀揣一颗公益之心。2016年6月参加高考被大学录取后,王雨岑毅然决定先服兵役,入伍以来,他已经无偿献血三次,2018年12月份还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韩丹妮 汪嫒·


记者手记:家庭文明则城市文明

□ 向日葵 吴玉莲

  最近,黄山市第二届文明家庭评选揭晓,共有60个家庭荣膺榜单。幸福的家庭大体是相同的,他们爱国、爱家,爱岗、爱人,他们将家庭幸福梦融入国家富强梦,自觉践行新时代家庭观,引领更多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可见,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基本细胞,“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新黄山,古徽州,这是一个氤氲着灿烂文化的城市,自古以来留下无数个感人的家风家训家德教育故事。“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一副副古徽州楹联,是古徽州家风教育的精神内核。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幸福家庭的基本点、家风教育的中心点、社会和谐的着力点。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幸福、相亲相爱、向上向善,才能构建社会的和谐,传导文明的新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爱家必然爱国,爱国必然爱家。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以及文明作用都无可取代。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小”家和“大”家联系在一起,社会的文明和谐才有保障。

  这60户上榜的文明家庭都有共同的特点,爱国守法、平等民主、积极向上、家教良好、助人为乐、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绿色生活、崇尚节俭……但每个家庭又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诠释出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和家风文化。

  程华达家庭的为民办事、汪东灵家庭的爱岗敬业、李克胜家庭的孝老爱亲、张梦飞家庭的潜心医术、王旭家庭的雨润桃李……这一个个家庭传播的文明力量,是我们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的新动力。

 

 

 

 

 

 



 

 

 

 

 

 



 

 

 

 


 

 

 

 

 

 

 

 

 

 

 

 

 


值班编辑:冯劼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