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走转改】徽州区优化环境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12月11日 08:48:47 | 来源:黄山在线
|

12月7日,黄山日报全媒体“走转改”采访小分队走进徽州经济开发区,实地了解该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从优化服务环境、打造特色产业、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解读徽州区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特色。

争取扶持资金,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在徽州区的民营企业中,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有代表性的一家,它是国内领先的铣削解决方案提供商,因公司股份制改革的需要,2017年8月,通过对黄山皖南机床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后成立。

该公司秉持“专业、创新、效率、友爱”的发展理念,坚持技术创新。在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能看到他们自主研发的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等系列产品。

公司副总胡明洪介绍,为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公司与德国、日本等铣削行业研发机构均有紧密合作。新诺精工2017年销售收入37674万元,同比增长12%,税收2631万元。2018年1-10月,实现产值39483万元,销售额38749万元,税收1625万元。其中,出口增速加快,2018年1-10月,皖南机床出口60.8万美金,新诺精工出口561.1万美金,合计出口621.9万美金,总出口数同比增长10.8%。胡明洪表示,企业的增长点主要为数控机床产品销量提升。由于公司增加了在市场开拓方面的资金投入,今年开拓不少新增市场。目前,产品主要出口至荷兰、波兰、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韩国、泰国、南非、埃及等国家。

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胡明洪告诉记者,2016年,新诺精工生产的VMC850L等几个产品,被评为省级新产品,获得政府80多万元的资金奖励。与此同时,企业在技改项目上,先后获得政府项目补助资金200多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和资金保障。

新诺精工只是徽州区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2017年,徽州区为7户企业争取省级“三重一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专项资金520万元,2018年申报2户企业;市级“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1个(徽州区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个(至德聚烯烃交联改性收缩膜、源点新型膜、瑞亿PVC薄膜)、先进创新平台1个(新诺精工-安徽省高速精密数控铣削机床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13家)成长奖励及省级军民融合项目(华惠年产1万吨电子级TGIC价改扩建及搬迁升级项目)均通过专家初审。组织17家企业申报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考核体系。1-10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5%。

徽州区以做强精细化工产业,做大机械电子产业,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为导向,围绕《中国制造2025》开展项目谋划,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投资项目,优先推荐纳入省项目计划,2018年,列入省导向计划2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6.07亿元,完善工业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积极向上级推荐企业重大技术改造、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补项目、节能环保“五个一百”等方面的项目,争取国家、省、市财政专项支持,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2018年度获得省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相关项目1177万元,比上年增加109万元;2017年获得黄山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11.57万元。同时及时兑现2017年度徽州区促进工业发展资金804.86万元。目前,正结合省、市新政策,修改和完善徽州区扶持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民营经济服务力度

当天,记者来到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用“深圳速度”完成了快速立项、快速建成、快速投产的诸多奇迹,创造了业内神话。说到企业的这么多“不可思议”,公司生产部的负责人吴小伟直言,都要感谢政府的大力扶持。

“我们企业成立于2017年7月,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次高频、中频、工频焊接控制器、机器人伺服焊枪、手工一体式焊枪、中频座式焊机等产品的企业,于2018年3月完成主体建设并投入试生产,仅用7个月完成4栋车间、3栋研发楼建设,建筑面积达36000平方米,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徽州速度。其一期能满足焊接设备3000台(套)/年的能力,二期计划满足5000台(套)/年的产能。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吴小伟说,从立项到征地到开工,再到后来的投产,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最大化地缩短中间时间,为项目快速投产保驾护航。

据了解,该企业是在母企安徽日基的发展基础上,为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通过引进英国PW产品技术后投资建设,生产的PW品牌产品,在解决高强度钢、热成型材料的点焊、凸焊领域具备明显技术优势,其中机器人伺服焊枪取代人工操作焊接,实现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有效降低用户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预计2018年度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余万元。

今年来,徽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到企业收集并解决问题172个,全年兑现民营经济发展奖励资金5930.8万元;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项目审批标准及简化优化,按照“全面覆盖、无偿服务、企业主体、自愿委托、专业优质、精简高效”原则,对符合徽州区产业发展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从立项、开工、投产全过程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进一步提升项目进区办理的效率;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开辟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科学完善徽州经济开发区机构设置,满足当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成功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榜单,并在“中部六省营商环境十强区县”中排名第六,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区县。

该区全力抓好项目服务。所有园区干部网格化包保企业项目,分片、分区域实行责任包保、责任到人,确保监管服务覆盖园区所有企业、不留盲区。完善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服务单位、一个具体责任人、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从项目开复工、施工安全、民工工资、生产管理、安全环保、招工融资等各方面开展“精准服务”。以“重点项目推进季”活动为契机,对园区重点项目集中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影响和阻碍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项目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今年1-11月,园区实现新开工项目20个,实现投产项目20个。

培育引进人才,鼓励企业加强“校企”“银企”合作

徽州区工业主要集中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主导行业,据徽州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6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46.08亿元,占GDP73.5%。规模以上企业达101户,2017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19.9%,完成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3.6%。2017年,徽州区完成税收65303万元,增长5%,占财政收入的59.06%,其中民营经济税收6.49亿元,占全区税收99%。规上企业实现税收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9%。

徽州区副区长胡志成介绍,为扎实推进“创新能手促转型”活动,深入贯彻落实“黄山人才10条”,徽州区出台《徽州区打造新材料、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人才高地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与黄山学院等地校合作,加强“两个工作站”建设。今年已举办各类招聘会8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860个次,服务劳动者1.75万人次。

该区积极培育引进人才,鼓励企业加强“校企”“银企”合作。通过举办培训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企业参加“银河”培训班、MBA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安排企业去省外考察和观摩;对外来投资者和引进人才,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安排子女就近上学;对民营企业新录用人员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进行上岗前技能培训的,取得职称或资格的,以及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分别给予补贴。徽州区还利用传统节日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组织企业赴乡镇招聘等,以缓解企业“用工难”。协助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战略性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徽州区还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及时梳理摸排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和金融机构最新信贷政策产品,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进一步抓好税融通、续贷过桥资金、“4321”政银担合作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通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活水”,完善“政银担”新型合作模式和“税融通”业务,今年1-10月,完成“税融通”业务46笔1.65亿元,完成“政银担”贷款3.8亿元,提供应急还贷资金3.94亿元。

胡志成表示,未来徽州区会全力推进企业与清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院等高等院校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合作。引导企业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梯队产品开发思路,加快成果转化,主动研发智能化、小型化、个性化、定制化创新产品,不断做精做强精细化工产业。政府将继续加大引智力度,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科研人才来该区工作;引导企业营造良好氛围,为科研人才创造最优的环境,留住人才。(记者: 冯劼    责编: 余佳维)

值班编辑:余佳维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