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翚:农技路上追梦人

2019年07月02日 09:02:33 | 作者:李晓洁 来源:黄山在线
|

 站在田埂边,望着眼前的漠漠水田,魏良富感慨地说:“规模从最开始的八十几亩,到现在的五六百亩,水稻从产量低品质差到现在的产量高品质优,短短四五年,我这农场能有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了李主任。”

魏良富口中的李主任,是黄山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翚。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李翚一直专注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助力全区农业种植提优增产,目前服务面积达到五六万亩。魏良富一直采用的传统耕作法,也没购置什么机械设备,病虫防治也全凭经验,一年下来,水稻空谷很多,产量也只有300公斤左右。李翚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指导他科学用药、选育良种、精准施肥,并鼓励他进行机械化种植。第一年,魏良富的水稻产量一亩就增加了约100公斤。如今,在魏良富的家庭农场内,旋耕机、插秧机、育秧流水生产线等机械设备应有尽有,水稻产量逐年提升,亩产能达到上千斤。2018年,魏良富又在李翚的指导下,尝试稻鱼共生,亩均收益比传统耕作实现翻番。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首要察农情。于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了李翚的日常状态。在田间地头调查后,李翚发现,大部分农户遇到的种植问题都是相似的。“黄山区的气候就是雨水多,稻瘟病出现的情况就多,而这种病害一旦发生,减产绝收都有可能,所以应当选择抗逆性好的水稻良种进行种植,但大部分农户都没有择良种的意识。第二个问题是大部分农户在种植水稻时有滥用药的情况,见虫就打,不分时间,也没有科学选择药剂种类,这样不仅造成了用药浪费,防治效果也不好。”

针对这些问题,2007年,李翚开始在全区试点水稻高产集成技术,通过择优品种、合理施肥等方式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当年9月,省农委测产验收组现场实割验收,亩示范区产量为715.9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200公斤。2009年,该项技术荣获区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减药方面,李翚主持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体系,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大范围推广应用无人机减量施药、割草机除草、性诱剂、色板诱虫等,有效提升了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2015年,李翚又主持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驱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促进粮食单产提高、品质提升、质量安全、效益增加、环境改善。全区产粮乡镇布点示范的稻虾共作、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绿色增产模式,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019年,她与同事又在黄山区开辟了新的试验田,选育了19种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栽培。

作为黄山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李翚多年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一线,用汗水和坚持书写着情系“三农”的动人诗篇。 


值班编辑:汪鼎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